7月5日正午,江苏海安市南莫镇的地表温度急剧飙升,热浪裹挟着空气,相互卷积着、翻腾着,模糊了钻井工人的忙碌身影。
华东石油工程公司70266钻井队井架工王志文,不再是那个37米高空中“离太阳最近的人”,而是端坐在司钻空调房内,轻轻点击PLC智能屏,精准操纵井架二层台的起下钻作业。
石油井架的二层台,曾被钻井工人戏称为“太阳神座”。如今,井架工的传统操作位置,已经被智能机械臂占据,自动抓取、排列和存放钻具,一气呵成。那些炙烤与汗水,成为记忆里的故事。
二层台智能排管装置启用的第一天,21岁的王志文第一时间拨通了师傅的电话。6月6日的电话那头,师傅沉默了几秒,突然笑骂起来:“你小子现在享福了,当年在二层台‘铁板烧’的滋味,我一辈子都忘不掉。”
师傅回忆道,盛夏里的钢铁管柱会被晒到滚烫,戴两层手套都感到烫手。尤其是起下钻铤时,小小的二层台挤满了人,大家喊着号子,使出吃奶的劲,才能把沉重的钻铤拉回到“猴台”位置。
跟着师傅的思绪,王志文想起了那些热辣滚烫的日子。有一年夏天,钻井队在江苏句容市台照村打井,距离“四大火炉”之一的南京不远。天上太阳火辣辣,地上水汽热腾腾,师傅竟然在二层台上扯开了嗓子。
“想飞上天,和太阳肩并肩,世界等着我去改变……”师傅在前面扯着嗓子吼,王志文跟在后面唱,一场“演唱会”下来,师徒俩的肤色能深好几个“黑度”。
曾经,离太阳最近,与热浪相拥,无处躲藏;如今,距大地最近,与清凉为伍,心身俱安。
对此,师傅感慨道:“现在很多工序都能在空调房里完成,过去抱着滚烫钻杆干活的日子,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。”(蒋如高 钱晨来)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